近几日,张庭夫妇公司涉嫌传销被查处,让“传销”一词再次重新返回到大众视野当中。传销究竟在销售什么?它抓住了人们的哪些心理?
传销是一种非法且带有欺骗性的销售手段,本质是利用新加入人的钱,以支付利息或利益等各种形式,来作为对老投资人的回报,给人制造了一种赚钱的假象,从而骗取更多的投资,吸引更多人入局。
01虚荣心理
当一个人无法看到、接纳和认同自己,他便会想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来获得认同感和确定感。新型的传销方式不再像以往一样,限制人身自由,集体上大课,没收身份证件、手机等私人财物。
现在的骗局,会利用开豪车,穿名牌等方式来吸引并发展成员,这些利益也不再只是局限于金钱,它尽力煽动人们的虚荣心,不光以实际金钱做诱饵,更通过种种物质的引诱,制造入局者有面子的假象。
传销组织把旗下的人员包装成穿金戴银,出入五星级酒店,有能力过上奢华生活,得到无数人羡慕和尊重的人生赢家的样子,让他们把这种虚荣心扩散出去,便可以引来无数同样好面子的下家,越是在乎面子、喜爱面子的人,越容易轻信传销。
02急功近利心理
好高骛远、不脚踏实地,自认为怀才不遇,常常不从自身寻找原因,将自己的失败以及郁郁不得志归为遇人不淑或生不逢时。他们愿意付出的部分很少,却想要得到很多,为了快速累积财富,容易走捷径,投机取巧。
03渴望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心理
对于大多传销参与者而言,有的参与者孤独失落游离于人际边缘,渴望归属与尊重,有的久受挫折不满现状,渴望自我实现。传销组织者常利用这种需要,并且不断诱导,让更多的人员接近传销组织,加入传销行列。
对于有加入意向的准传销成员来说,传销组织总是通过亲情友情手段,将其骗到偏远地方,大打“感情牌”。 在组织内, 老成员对待新成员只谈感情,不谈业务,或者80%谈感情20%谈事业,营造“家”的温暖与温馨,成员间热情友好,互帮互助,彼此平等交流,互相鼓励打气,形成“兄弟姐妹”亲如一“家”的和谐状态,增加成员对团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。
04调控情绪
情绪活动往往对认知与行为都有巨大的影响, 强烈的情绪会影响人的认知判断,情绪的控制贯穿于整个传销控制的始终。
对于刚刚加入的成员来说, 为造成新成员的情绪亢奋,传销组织往往采取很多手段。除上述提 到的“制造温情”,还包括其他一系列方法。如通过他人的歇斯底里式演讲进行感染, 通过团体学习交流与团体活动等等。总之,利用群体心理的情绪相互感染性,进行情绪调控。
05改变认知
认知改变是整个传销心理控制的核心与关键,改变个体认知,取而代之的是有利于控制的传销式认知。传销组织对于新成员的认知改变往往采取多种手段,如偷换概念、反复强化、自我暗示与他人暗示等等。
传销组织往往不允许加入者进行思考,而是进行反复多次语言强化,要求加入者进行自我暗示,每天表达决心,制定计划,宣讲计划。同时,在传销组织中利用群体的力量,进行群体诱导与群体暗示, 在这种从众的心理压力与影响下,新的认知观念就根深蒂固了。
06群体影响
传销组织实质上是一个层次分明、等级森严、行为有序的群体组织,一旦加入其中,必然受到群体态度与群体规则的影响, 而传销组织也正利用这种群体行为,对加入者进行心理与行为控制。
首先利用群体压力,孤立不同意见与行为者,使成员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。其次,去个体化,使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为与目标认同所取代。
在传销组织中,去个体化的现象极为明显,往往利用煽情技巧营造一种“家”的感觉或者群情高涨的集体氛围,让个人的意识完全湮没其中,比如集体呼叫、 拥抱、唱歌、做游戏等,个人意识在面对一个强大的集体意识时,很容易就会土崩瓦解。
参考文献
[1] 任延涛,张凯,王雅静.传销中的心理控制分析[j].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12,v.32;no.126(02):53-56.
[2] 邵颖.传销,玩的就是心理[j].检察风云,2017,no.546(22):12-13.
——end——
文字来源:意津心理
(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改编,侵权必究)
联系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
意津心理武汉总部
意津24小时咨询热线:400-1999 188;
武汉总部咨询热线:027-8588 3199;
意津eap服务热线:027-8588 0900。
武汉总部地址: 武汉市江汉区菱角湖万达a2座写字楼2101室
意津心理孝感分部
孝感分部专用热线:199 4767 2990,
孝感分中心地址:孝南区亚飞广场4单元1303室